DSC00125

 

 

 

DSC00132

 

 

 

DSC00126

民政總署大樓

位於市政廳前地,是該區最主要的建築物之一,建築帶有明顯的南歐浪漫色彩,白色的牆身、墨綠色的門窗,加上由花崗石線腳劃分的立面,給人一種莊重平和的感覺。建築由於經多次改動,故風格多樣均反映了當時的建築思想及喜好。

 

議事亭前廳建議美食:檸檬車露義式冰淇淋、義順鮮奶(必吃)、大聲公涼茶、生利咖啡炸魚片、榮記麵食豆腐花







主教座堂

又稱大堂大廟,歷史悠久。始建於1576年,本為一幢小型木造的建築,經過多年的風雨剝蝕,殘破不堪。1849年,天主教集眾捐款,重新改建,今日的外型規模,乃奠於此。1850年2月14日,由澳主教馬達主持初祀典禮。




DSC00151

 


DSC00130

仁慈堂

於1569年由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,負責慈善救濟的工作,故名仁慈堂。成立之後,仁慈堂開辦了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,並設育嬰堂、痲瘋院、老人院、孤兒院等機構。仁慈堂大樓修建於1 8 世紀中葉,至1905年形成今天的面貌,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。仁慈堂位於議事亭前地,為一磚石建築,由於後加的兩層券廊,賦予它新古典外衣,從而吸引人們的注意。建築整體除花崗石柱基外,均以白色粉刷,故即使立面裝飾線豐富,依然給人一種安靜高雅感覺。







盧家大屋

盧氏為廣東新會人,大約於清咸豐六年(1857年)移居澳門。據族譜記載,盧九少年怙恃,生計殊窘。弱冠後,始至澳門,業錢銀找換。稍有蓄積,設寶行錢號。既而以善營商業,雄財一方。澳門有一條盧九街即為紀念盧華紹而命名。







玫瑰聖母堂

又稱板樟堂多明我堂,始建於1587年,是天主教的多明我會教士初到澳門時設立的,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。教堂於1828年重修,今天壯觀的規模,乃源於此。板樟堂供奉花地瑪聖母,是葡國人很崇拜的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vyi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